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|国产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|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|日韩美女专区中文字幕

回頂部
 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 01時08分
當前位置: 首頁 » 市場分析 » 行情分析 » 正文

比國內價格低近50%的美國玉米來了!飼料要降價?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來源:中國飼料行業(yè)信息網   發(fā)布日期:2021-02-07 💛2457

市場2月5日消息,美國農業(yè)部(USDA)于當地時間2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1月28日的一周,美國2020-2021年度玉米凈銷售量達746.65萬噸,創(chuàng)年度新高,其中銷往中國586.04萬噸,本年度對中國銷售玉米累計達1770萬噸。

消費量將達2.87億,中國“大買”美國玉米!

可以看出,美國玉米銷售火熱,中國買家貢獻突出。為何中國要買這么多美國玉米?主要有三大原因。

一是由于中國養(yǎng)豬業(yè)正快速復蘇,市場對玉米飼料的需求不斷上漲。據悉,截至2020年底,我國生豬存欄量已超過4億頭,產能恢復至正常年份的92.1%;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100多萬頭,比2019年底翻番?;诖?,美國還預計,2020-2021年度,中國玉米消費量將達2.87億噸。

面對不斷上漲的需求,各相關企業(yè)也開啟了“買買買”模式。根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月22日的數據,截至1月10日,2020-2021年度,國內糧食企業(yè)已經累計收購玉米6279萬噸,遠高于2019-2020年度同期的5077萬噸。

而據一家大型養(yǎng)禽企業(yè)的采購經理表示,為了穩(wěn)定生產,行業(yè)正在大量儲備優(yōu)質玉米,無論價格高低,都會搶著買。換句話說,行業(yè)“搶購”玉米的形勢還將持續(xù)。

1.png

二是由于2020年初中美簽署的合作協(xié)議,協(xié)議規(guī)定,2020年中國需自美國進口365億美元的農產品,而除了玉米外,大豆、小麥也是中美農產品貿易的“主角”,以大豆為例,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0年,中國自美進口2589萬噸大豆,高于2019年的1694萬噸。

三是由于美國玉米“物美價廉”。以價格為例,由于現代化機械種植、成本較低,再加上美國政府對出口農產品的農場主進行補貼,美國玉米即使面向全球低價傾銷農產品,也是底氣十足。

據農業(yè)農村部玉米市場監(jiān)測預警數據,2020年12月份,國內產區(qū)平均批發(fā)價達到每斤1.24元,期貨方面達到2930元/噸。而2月4日的市場消息,在美灣,2號黃玉米的現貨報價為每蒲式耳6.225美元,即245.1美元/噸(約合人民幣1586元/噸)。

不敵烏克蘭?美國不是我國玉米最大進口來源國

需要提及的是,雖然我國進口了大量美國玉米,但美國卻不是我國進口玉米的最大來源國。公開資料顯示,2015年,烏克蘭便取代美國,成為了我國第一大進口玉米來源國;數據還顯示,2020年上半年,烏克蘭憑借341.8萬噸的出口量,占據了我國玉米進口總量的93.85,美國則僅占1.8%。

2.png

除此之外,我國還一直致力于玉米進口的多元化,例如2020年4月,中糧集團還與俄羅斯企業(yè)達成合作,將3830噸俄羅斯玉米通過海運運往中國;2020年12月,巴西玉米生產商協(xié)會Abramilho也透露,中巴兩國已就促進兩國玉米貿易進行了會談,據悉,2019年,巴西向中國銷售了68550噸玉米。

玉米進口激增,市場也開始產生擔憂:未來我國玉米供應會否形成依賴進口的局面?對此,我國已“雙管齊下”。

一方面,我國玉米年年豐收。以2019年為例,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已達4496.8萬公頃,同比增長1.8%,預計2020年,播種面積可達4500萬公頃;播種面積擴大,產量也隨之增長,2020年我國玉米的總產量為2.65億噸,增產400萬噸。另一方面,為了緩解玉米供需趨緊的問題,我國相關部門已持續(xù)投放國家政策性小麥,以替代玉米作飼料。

相關報道:

原料上漲推高飼料價格!玉米豆粕還會漲多久?

2020年以來,我國主要糧食品種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漲,表現為口糧品種漲幅小,玉米、大豆?jié)q幅較大。2020年12月底,早秈稻收購價格同比上漲10%,南方地區(qū)粳稻價格上漲20%,北方地區(qū)粳稻價格基本穩(wěn)定,小麥價格上漲約3%。大豆、玉米價格上漲50%以上,均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玉米市場供需偏緊,疊加資金炒作,玉米價格上漲拉動了口糧價格有所上漲。

小麥替代玉米數量增加 價格仍有上行空間

“受玉米價格上漲帶動,貿易商和加工企業(yè)對小麥價格看漲預期增強,政策性小麥成交量明顯增加,小麥價格出現恢復性上漲?!眹壹Z食交易中心副主任羅文娟介紹,2021年1月已組織的3次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,共投放小麥1197萬噸,成交1103萬噸,月環(huán)比增加801萬噸,平均成交率92.15%,大幅高于上月的14.99%,成交均價2456元/噸,環(huán)比高114元/噸。

對于目前競價銷售的政策性小麥量價齊升的主要原因,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曉輝分析:一是,受玉米價格上漲帶動,玉米小麥價差進一步擴大,飼料企業(yè)考慮到小麥與玉米的性價比,更愿意用小麥替代玉米作飼料,競買政策性小麥意愿強。監(jiān)測顯示,1月22日,河南鄭州玉米與小麥價差340元/噸,上月同期為90元/噸左右;山東濟南玉米與小麥價差320元/噸,上月同期為80元/噸左右。二是,面粉經銷商需要在春節(jié)前備貨,加之華北局部地區(qū)發(fā)生疫情,消費者提前采購面粉,經銷商預期面粉價格看漲,面粉企業(yè)為了能多銷面粉,也提高了開機率。三是,一些貿易商預期玉米產需缺口較大,小麥替代玉米數量后期還可能增加,認為價格仍有上行空間,因此參與競買小麥比較積極。

羅文娟介紹,為穩(wěn)定市場預期,1月21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(fā)布公告,調整了交易規(guī)則,明確了增加保證金額度、預付貨款、縮短貨款繳納期限等要求,同時對出庫進度較慢的企業(yè),限制其繼續(xù)參與競拍。交易規(guī)則修改將對投機資本參與小麥拍賣起到抑制作用,市場主體對小麥價格看漲預期減弱。隨著春節(jié)臨近,部分加工企業(yè)節(jié)前備貨完成,節(jié)后又是面粉銷售淡季,繼續(xù)加價購買動力不足,利于小麥市場價格保持合理水平。后期來看,隨著國家每周持續(xù)投放400萬噸政策性小麥,儲備小麥也將陸續(xù)輪換出庫,小麥市場供給充裕,春季又是面粉消費淡季,面粉企業(yè)采購小麥需求減弱,這些都會對小麥市場帶來影響,價格繼續(xù)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。

玉米產需缺口擴大 價格存在長期預期

“去年12月下旬以來,玉米價格每斤上漲0.15~0.20元,同比上漲0.50元/斤。玉米價格高位上行,根本原因在于產需缺口較大帶來的價格上漲預期。隨著臨儲玉米逐漸消耗,國內玉米產需缺口由隱性轉變?yōu)轱@性,市場主體對玉米價格存在長期看漲心態(tài)。”王曉輝分析

王曉輝認為,近期玉米價格持續(xù)上漲也有其他影響因素:一是,近期國內部分省區(qū)疫情散發(fā),影響局地物流,部分企業(yè)擔心春節(jié)后到貨情況,短期提價備貨意愿普遍增強。二是,主產區(qū)農民出售玉米進度快于上年。余糧下降后,農民挺價意愿增強,貿易商高價才能收到糧源。三是,期貨市場交易主體對未來玉米市場供給缺口擴大有較強預期,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聯動,市場預期高度趨同。四是,國內外市場聯動增強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(xù)蔓延加重,國際糧食安全風險提高,美元匯率疲軟,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。特別是“拉尼娜現象”帶來南美糧食生產的不利預期,國際大豆、玉米價格大幅上漲。近半年來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上漲超60%,通過貿易、金融等途徑加快向國內輸入性傳導。

王曉輝認為,后期來看,國內玉米價格將維持高位運行態(tài)勢。尤其短期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(xù),主產區(qū)玉米到貨不暢將繼續(xù)支撐價格。但也存在抑制玉米價格上漲的一些因素,主要在于飼料企業(yè)為節(jié)約成本,使用小麥替代玉米的比例增加,采購政策性小麥更加積極。銷區(qū)用糧企業(yè)已開始增加小麥、稻谷等谷物替代玉米,部分企業(yè)表示,已開始使用無玉米配方,價格上漲會進一步刺激替代需求。加之進口的玉米、高粱和大麥等原料大量進入飼料企業(yè),將抑制飼料企業(yè)采購玉米的積極性。

大豆收購進度較慢 市場價格保持高位

近年來,我國不斷推進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實施大豆振興計劃,調整優(yōu)化種植結構,國內大豆種植面積連續(xù)5年增加。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據顯示,2020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1.48億畝,同比增加825萬畝,增幅5.9%;大豆單產每畝132公斤,增加3.0公斤,增幅2.3%;大豆產量1960萬噸,增加150萬噸,增幅8.3%,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增產主要集中在黑龍江、內蒙和四川等地,安徽等黃淮海產區(qū)大豆減產。與2015年相比,大豆增產725萬噸,增幅58.7%。

2020年國產大豆上市以來,市場價格高開高走,黑龍江大豆開秤價每斤2.0~2.1元,同比上漲0.3~0.35元。2021年1月22日,黑龍江食用大豆價格每斤2.84~2.90元,同比上漲1.0~1.1元,油用大豆價格每斤漲至2.38~2.4元,同比上漲0.66~0.68元。國產大豆主要直接食用、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,少量用于生產豆油,國產大豆基本可以滿足國內食用消費需求。

王曉輝認為,從收購情況看,大、中、小型不同規(guī)模的收購主體,收購建庫存意愿強,疊加疫情、災情、輿情等因素引發(fā)較強的上漲預期,持糧主體惜售心理加重,農民售糧進度較慢,具有明顯的賣方市場特征。終端消費企業(yè)大多隨購隨銷。近期黑龍江、吉林局部地區(qū)發(fā)生疫情,不同程度影響大豆收購和外運,預計后期大豆市場價格仍將保持較高水平。

編輯:劉金娥

免責聲明

  •   1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  •   2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,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?。娫挘?371-65778965 )
  •   3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。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!


[ 市場分析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違規(guī)舉報 ]  [ 關閉窗口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