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飼料加工五大黑科技:如何讓養(yǎng)殖業(yè)更高效?①提質:高溫膨化/發(fā)酵破除豆粕毒素,酶解技術釋放細胞營養(yǎng),淀粉糊化度提升30%;②保安:蒸汽滅菌+多重脫毒工藝,沙門氏菌滅活率達99.9%;③增效:精準調質使制粒能耗降低25%,混合均勻度誤差<2%;④降本:酒糟/果渣等非常規(guī)原料利用率提升至80%;⑤促采:微爆處理去除豆腥味,顆粒適口性提升40%。這套全產業(yè)鏈優(yōu)化方案破解養(yǎng)殖成本困局,為畜牧產業(yè)提質增效注入新動能。
一、 提質 :顯著提升飼料的營養(yǎng)效價。
1、破壞抗營養(yǎng)因子
(1)加熱(蒸煮、膨化、烘焙): 破壞豆類(大豆、豆粕)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、脲酶、凝集素;破壞谷物中的部分非淀粉多糖(NSP);降低棉籽粕中的游離棉酚毒性;破壞菜籽粕中的硫葡萄糖苷及其分解產物。
(2)發(fā)酵/酶解:利用微生物或外源酶降解難以消化的纖維素、半纖維素、非淀粉多糖、植酸等,釋放被包裹的營養(yǎng)素(如磷),提高蛋白質和能量的消化率。
2、提高淀粉糊化度
通過調質、膨化、制粒過程中的熱處理,使淀粉顆粒破裂、糊化,顯著提高其在動物(尤其是幼齡動物和單胃動物)小腸中的消化吸收率,提供更多有效能量。
3、改善蛋白質品質
適度熱處理(如豆粕膨化)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消化率;發(fā)酵能降解大分子蛋白質為小肽和氨基酸,更易吸收,并可能產生有益代謝產物。
4、釋放被束縛的營養(yǎng)素
粉碎、研磨能破壞植物細胞壁,釋放細胞內養(yǎng)分;處理植酸磷能提高磷的利用率。
二、保安 :保障飼料衛(wèi)生安全,維護動物健康,保障食品安全。
1、消除生物性危害
殺菌消毒: 熱處理(蒸汽調質、膨化、制粒、高溫瞬時滅菌)、輻照等能有效殺滅原料中的病原微生物(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、霉菌等)、寄生蟲卵,防止疾病傳播。
2、降低化學性危害
(1)脫毒處理: 針對特定原料(如棉籽粕、菜籽粕)進行物理(吸附、溶劑萃?。?、化學(堿處理、硫酸亞鐵處理)或生物(發(fā)酵、酶解)方法,降低或消除其固有毒素(棉酚、芥子堿等)的危害。
(2)去除污染物:清理篩選去除重金屬碎片、砂石、塑料等物理雜質;清洗去除農藥殘留、灰塵等(部分原料)。
三、增效 :優(yōu)化加工流程,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能耗和損耗。
1、改善混合均勻度
粉碎使粒度均勻,液體原料(油脂、糖蜜、液體蛋氨酸)噴涂前處理(如乳化)或載體吸附,確保微量添加劑(維生素、礦物質、藥物)在飼料中分布均勻,保證每只動物攝入量一致,避免營養(yǎng)不均或藥物中毒。
2、提高制粒質量與效率 (1)粉碎粒度影響顆粒硬度和耐久性。 (2)調質(蒸汽處理)使淀粉糊化、蛋白質變性,起到天然粘結劑作用,顯著提高顆粒的成型率、硬度、耐久性(PDI),降低粉化率,減少運輸損耗。 (3)提高調質溫度和水分,使物料更易通過???,降低制粒機能耗和環(huán)模磨損。 四、 降本 :提高養(yǎng)分利用率降低料比,拓寬廉價原料應用空間。 1、利用非常規(guī)原料 很多農副產品、食品工業(yè)下腳料(如米糠、酒糟、果渣、羽毛粉)營養(yǎng)價值高但存在適口性差、消化率低或含有抗營養(yǎng)因子/毒素等問題。通過預處理(粉碎、發(fā)酵、酶解、脫毒)可以顯著改善其利用價值,降低配方成本。 2、提高原料利用效率 通過預處理提高營養(yǎng)消化率,意味著動物能更有效地利用飼料中的養(yǎng)分,降低單位增重或產蛋的飼料消耗(料肉比/料蛋比),直接降低養(yǎng)殖成本。 3、減少加工損耗 (1)良好的預處理(如清理、粉碎粒度控制)能減少后續(xù)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(混合、制粒、輸送)中的物料損失和設備磨損。 (2)選擇合適預處理裝備可以有效降低原料結合水損失,提高投入產出比。 五、促采 :改善飼料感官品質,促進動物采食。 (1)去除不良氣味和味道 熱處理(如大豆膨化)能去除豆腥味;發(fā)酵能產生動物誘食味,掩蓋某些原料的不良氣味。 (2)改善物理形態(tài) 合適的粉碎粒度、顆粒口感能提高動物的采食欲望。 |
免責聲明:
- 1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- 2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?。娫挘?371-65778965 )
- 3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。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