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蛋期每只雞每天下午或晚上喂5克左右的碎玉米粒(稻谷大麥、小麥均可)在墊料上,可增加雞的運動量,提高雞群產蛋率和成活率。在產蛋高峰,每只雞每天約需1.74兆焦代謝能和22.5克蛋白質,隨產蛋周齡增加、產蛋率下降,對能量及蛋白質的需要量逐漸減少。
父母代肉用種雞在產蛋期也必須限量飼喂。如果在整個產蛋期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飼喂,則造成母雞增幣過快、體內脂肪大量積聚,不但增加了飼養(yǎng)成本,還會影響產蛋率、成活率和種蛋的利用率。母雞在整個產蛋期間休重增長,一般最好控制在0.5千克左右。因此,在產蛋期必須實施限量飼喂的飼養(yǎng)方案,大致要求是:在23周齡時才允許任意進食,待雞群開產見蛋時才逐漸增加飼喂量,產蛋率達20%時才允許雞群略作自由采食,以后再繼續(xù)增加飼喂量,達到自由采食的程度。使產蛋率達到高峰。以后飼喂量視雞群的產蛋率變化、氣溫冷暖、增重率及飼料中所含能量而作適當調整,使飼喂量逐漸減少到最大量的90%左右。如海佩科父母代肉用種雞24周齡,在飼料營養(yǎng)含粗蛋白質16%-17%,代謝能11.72兆焦/千克,磷、鈣比例1:60舍溫在18-21℃時,每只雞每天給料量保持160克,舍溫每增加或減少1℃,每只雞可減少或增加1克飼料的飼喂量;如溫度在10℃以下或飼料質量差,每只雞每天增加飼料量10-15克;如雞群產蛋率達80%以上,觀察雞群有機餓感,則可增加飼料量,產蛋率已有3-5天停止上升,試增加5克飼料量;如5天內產蛋率仍不見上升,重新減去增加的5克飼料量;若增加了產蛋率,則保持增加后的飼料量。從38-40周齡起,要逐漸減少飼料量,每減少1%產蛋率,每只雞少喂0.5克飼料,減少量應逐漸進行,每周不超過1克。海佩科肉用種雞通常在產蛋末期的飼料量為每只雞每天140-150克。
免責聲明:
- 1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(jù)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- 2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!(電話:0371-65778965 )
- 3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。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