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00元/噸是未來豆粕的一個“大坎”
自上周豆粕現貨反彈20-40元/噸,昨日豆粕現貨繼續(xù)偏強行情,漲幅在20-40元/噸,不過今日再次承壓下跌,截止目前43蛋白豆粕主流報價在2920-3010元/噸。
鑒于10月份中美仍會展開貿易談判,豆粕行情上漲將會趨于理性,但短線總體將保持偏強走勢,密切關注后期談判結果,對后期市場走勢影響非常深刻。
在業(yè)內有著“豆粕王”之稱的善境投資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洪濤,近日在期報商學院直播節(jié)目中作了“貿易摩擦和豬瘟下的豆粕行情”的主題演講。他認為,未來3000元/噸會是豆粕價格的一個“大坎”。

分析稱,2016—2018年美國大豆產量連續(xù)增產,2012年美國大豆產量在3.04億蒲式耳,2018年美國大豆產量在4.54億蒲式耳,短短6年時間,美國大豆產量增幅50%左右。大豆庫存方面,2013年美國大豆庫存在0.9億蒲式耳,現在美國大豆庫存預計在10億蒲式耳之上,美國大豆庫存增加10倍。由于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問題,美國大豆出口有所下降,這也是大豆高庫存的原因之一,也是壓制豆粕行情無法走高的原因,2019年豆粕價格的跌幅較大。
“目前美盤是利多的,但是美盤大豆價格重心在900美分/蒲式耳以下。在諸多利多的背景下,美國的大豆基金持倉一直保持著凈空單持有,這是值得投資者深思和注意的?!闭w看,美國大豆供給保持平穩(wěn),雖然供給有所減少,但是價格比較平穩(wěn)。其他地區(qū)大豆情況,2012年—2019年,巴西大豆產量增加80%,阿根廷大豆產量增加30%。
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,中國大豆的進口模式正在發(fā)生改變:中國增加從南美進口大豆量,進口量為7000萬噸,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縮減到1000萬噸,從其他地區(qū)進口大豆量不變。而往年,中國從南美進口大豆5000萬噸,從美國進口大豆3500萬噸,從其他地區(qū)進口大豆500萬噸。
今年中國大豆需求量可能會減少1000萬噸,中國進口大豆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全年需求,目前豆粕價格快速上漲的可能性不大,明年6—7月價格上升的可能性較大。
“未來3000元/噸會是豆粕價格的一個‘大坎’,我對明年二三季度的豆粕需求比較看好,短期豆粕價格有反彈,但高度不大,有可能反彈之后還會走低,走低之后可能在2700—2750元/噸運行。”
玉米價格繼續(xù)向1元內運行
玉米價格繼續(xù)探底,在經歷過一系列上周的下調之后,仍在下探,意欲向1元內運行。大范圍下調價格,是市場受新玉米上市沖擊?還是“套路”?
玉米市場供過于求是現實的情況,這從今年的玉米臨儲拍賣就可以看出來,大量投放,但成交率極低,市場需求變低,價格難漲。
說是誰的“套路”的話,這“套路”也是放在明面上的,供過于求,現在屬于買方市場,定價權在于買方。買方現在采購心態(tài)輕松,按需收購,極少存貨,看車給價。
近期國內玉米供應依舊充足,供需維持總體平衡略顯寬松狀態(tài),玉米行情弱穩(wěn)跡象更為明顯。預計在10月份臨儲拍賣結束之后,在北方主產區(qū)夏玉米主力集中上市前的“空檔期”,玉米價格有階段性的上漲空間。這個預判暫時不變。
豬價恐易跌難漲!
上面我們說到了飼料原料豆粕、玉米整體仍面臨壓力,真正行情好轉仍需時間,對豬價相對偏空。
與此同時,豬是進入“假日周期”,凍肉、補貼雙面夾擊?豬價真的是易跌難持續(xù)上漲!
當前豬價走勢陷入兩難之中,上漲之路困難重重,但市場生豬缺口較大,下跌趨勢暫未顯現。華東、西北、華中、華南、東北地區(qū)穩(wěn)中有漲;其中東北三省漲勢較為顯著,黑龍江地區(qū)豬價較昨日上漲0.98元/公斤;西南、華北地區(qū)震蕩調整;其中華北地區(qū)多省下跌,山西地區(qū)豬價較昨日下跌0.31元/公斤。今日大部分地區(qū)還是以穩(wěn)中漲價為主,上漲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(qū),依舊是外調產生的上漲動力。生豬外調價格與省內價格有較大差異,且差價有擴大跡象。臨近國慶,供需端均呈現出穩(wěn)定的態(tài)勢。北方地區(qū)供需逐漸穩(wěn)定,價格處于高位。南方地區(qū)豬源緊張,但終端需求受高價限制,再漲幾率不高。
全國生豬價格走勢將進入特殊的“假日周期”,希望各位豬友能有序出欄,理性面對市場“大漲大落”的形勢!
免責聲明:
- 1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并不構成投資建議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- 2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!(電話:0371-65778965 )
- 3、河南畜牧獸醫(yī)信息網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。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!